新模职校开办遗教育专业具非传承非遗式
作者:行业洞察 来源:环球视野 浏览: 【大中小】 发布时间:2025-04-23 00:15:03 评论数:

11月27日,非遗非遗程俊文(左)在老师吴侠芳的传承指导下学习雕刻技术。
说起自己的新模校开刻刀,17岁的式职小姑娘程俊文如数家珍,打开卷着的办具布袋,里边密密麻麻摆放着20余支刀头大小不一的教育刻刀,这是专业她制作木雕的主要工具。
程俊文的非遗非遗父亲是一名木工,在父亲的传承影响下,她从小便对雕刻木头产生了浓厚兴趣。新模校开雕刻木制品,式职在以歙县为中心的办具古徽州地区颇有渊源。传统徽派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,教育出于对文化的专业传承和美的追求,徽州人习惯在屋内的非遗非遗梁枋、隔扇、门窗等构件处进行雕刻。2006年,由木雕、石雕、砖雕组成的“徽州三雕”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2022年,初中毕业的程俊文进入安徽省行知学校,开始系统学习木雕。从绘制画稿到木料选取,从打坯到精雕再到上漆,程俊文学习掌握了制作木雕的基本流程,已可以独立进行简单木雕的制作。未来,程俊文计划报考安徽艺术学院非遗专业,继续在木雕领域深耕。
安徽省行知学校是安徽省A类中职学校。自2010年起,该校依托当地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,陆续开办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教育专业,将非遗传承由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模式改变为学校正规化培养模式。如今,在黄山地区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走进职业学校,学习和传承非遗文化。(新华社记者 杜宇/摄)